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100kW飞轮储能装置”在川研制成功 新年伊始,去年成立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端重型装备旗舰平台�C�C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重装”)传来好消息: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kW飞轮储能装置”在四川德阳研制成功。该新产品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 “飞轮储能,是一种物理储能方式。”产品研发相关负责人介绍,飞轮储能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突破化学电池的局限,飞轮储能具有绿色环保、储能密度高、瞬时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精密制造生产线、UPS后备铅酸电池替代、电网储能调频等领域。 在国机重装的一个数据中心内,记者看到了这台100kW飞轮储能装置。上述负责人介绍,在市电电力正常的条件下,电力为飞轮储能装置提供能量,飞轮转速快速提升至额定转速,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之后飞轮只需要很小的能量即可维持在额定转速下备用。当市电电力发生异常,UPS需要备用能源提供能量时,飞轮转速下降,飞轮储能装置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UPS,为数据中心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保障。 据介绍,国内应用飞轮储能装置已有超过10年的历史,但高速、大功率飞轮均是国外品牌。国家高度重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轮储能产品研发,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试验示范一批具有产业化潜力的储能技术和装备。 日前,国机重装自主知识产权“100kW飞轮储能装置”已正式通过专家鉴定,“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纯机械结构特点的飞轮储能装置不产生污染。”有专家介绍,一台100kw飞轮储能装置的使用,将减少100块铅酸电池的使用。而一块废旧铅酸电池的处理将形成7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污染。同时,飞轮储能装置的占地面积仅为铅酸电池的1/4。而且,铅酸电池的寿命仅为3-5年,而飞轮储能装置的寿命长达20年以上,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鉴定委员会专家还建议国机重装加快在不间断电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高容量等级产品的研发。目前,国机重装正在全力推进高容量等级产品开发。 “自主研发的飞轮储能等新产品,也将改变重型装备单件、小批量的产品模式,成为企业进军新兴领域的高技术、大批量、高附加值的一类长线产品。”国机重装董事长陆文俊说。 (中国储能网) |